安培力做功与焦耳热的关系推导(19.1楞次定律的相关知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19:46:12    

当线圈与电流表相连,我们把磁体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或者从线圈中拔出时,会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是偏转的,并且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是相反的。这说明,当磁体的某一磁极在插入或者拔出线圈的时候,线圈内产生了感应电流,并且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哪些方向有关呢?感应电流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在分析多次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楞次定律,其内容是: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告诉了我们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我们先分析,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是如何变化的,其中包括方向以及是增加还是减小;

第二步,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该阻碍其增加或者减小,就是我们常说的增反减同,我们就可以得到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第三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我们就可以得到感应电流的方向了;

我们理解楞次定律的核心在于理解“阻碍”这两个字,"阻碍"告诉了我们如何来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并且“阻碍”不是阻止,最终感应电流的磁场并不能阻止引起其变化的磁通量的变化,我们还要理解“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的磁通量

那么,为什么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规律呢?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由能量守恒定律决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下。

当磁体进入或者离开线圈时,由于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线圈内就会有感应电流的产生,那么,线圈一般都是有电阻的,所以,线圈内就会产生焦耳热,我们知道能量是守恒的,既然有焦耳热产生,那肯定有别的能减小了,我们分析下来,把磁体插入或者拔出线圈时,推理或者拉力做了机械功,做功的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消耗的机械能就转化为了焦耳热。

如果把磁体等效为一个通电的螺线管的话,线圈与对螺线管之间存在安培力,磁体插入或者拔出过程克服了该安培力的做功,那么安培力做的负功就等于焦耳热。安培力的方向就决定了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方向了。

当导体棒或者导线在切割磁感线时,我们也可以用前面介绍的楞次定律的三个步骤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过为了简化,科学家们总结出了右手定则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具体内容就是:

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四指垂直,并且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拇指指向导体或者导线的运动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以上就是关于楞次定律的相关知识的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相关文章
  • 鸡蛋为什么白双层(鸡蛋分几层??)
    鸡蛋的结构,可能很多朋友都觉得那还不简单,不就是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吗?还真不是,首先鸡蛋的外面有一层天然的保护膜,这个膜是从蛋鸡的身体里带来的,膜的下面就是我们看得见的蛋壳,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壳再往里有两层像白纸一样的膜,一层紧贴着蛋壳,是蛋壳的内膜,另外一层紧贴着蛋清,它叫蛋清膜。
    2025-05-05 06:02:16
  • 红木为什么会掉色(红木家具褪色了怎么办?)
    红木家具有优良的木材,但当他们第一次听到红木会褪色时,大多数刚接触过红木的消费者会认为他们买的不是红木质地或材料差的红木家具木材感觉。事实上,其他硬木和软木通常不会褪色,深红酸枝、大叶红木和小叶红木依次褪色程度较深。褪色是木制家具的材料特性,属于正常现象。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褪色现象会减弱甚至消失。
    2025-05-05 03:41:17
  • 为什么造下沉式庭院(卧室放盆栽,会影响睡眠吗?)
    卧室里适合养什么样的植物?有人认为,在卧室内养花会使夜间空气混浊,含氧量降低,由此而造成的弊端会影响人的寿命,因此主张不应在卧房中养花。其实,这不过是一般的推论,既忽略了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变换的量的分析,又忽略了花卉在夜间还会放出一些有益人类健康的物质的现象。原来,一切植物包括花卉在内,它们虽
    2025-05-04 07:12:14
  • 香皂是用什么做的(自制香皂秘籍大公开)
    在日常生活中,香皂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品。然而,市面上的香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含有对皮肤有害的化学成分。为了追求更天然、更健康的清洁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香皂。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种简单的民间香皂制作方法,让你在家就能轻松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天然香皂。材料准备:橄榄油-
    2025-05-04 03:33:01
  • 为什么零线带电(零线带电的原因有哪些?)
    零线带电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一分钟让您搞懂零线带电原因!建议收藏备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2025-05-03 04: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