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几人真得鹿 不知终日梦为鱼(古诗词,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10:20:34    


《杂诗七首·其一》


黄庭坚〔宋代〕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译文

人生在世,不过如同在驿站暂宿,一转眼青丝渐渐稀疏,又何必苦苦追逐?

人世间的富贵,有几人能真正得到和拥有?殊不知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像鱼一样,沉入深渊。

注释

蘧(qú)庐:古代驿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真得鹿:用典《列子·周穆王》中蕉鹿梦。

梦为鱼:出自《庄子》:“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感怀诗。

北宋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参与编撰《神宗实录》,言“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因“铁龙爪案”,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后又远贬巴蜀地区。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用典众多,可谓是“无一字无来处”,却极其巧妙,浑然天成。“蘧庐”“绿鬓”“真得鹿”“梦为鱼”等皆为典故。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蘧庐”典出《庄子·集释》:“仁义,先王之蘧庐,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蘧庐”,意为古代驿站中供人休息的房子。

“绿鬓”典出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绿鬓”,意为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不过如同在驿站暂宿,一转眼青丝渐渐稀疏,又何必苦苦追逐?其中蕴含了庄子“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道家思想,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真得鹿”典出《列子·周穆王》的“蕉鹿梦”的故事。一切事物,得之如梦,失之如幻,可谓得失无常。“真得鹿”,这里指真正得到人世富贵。实际上,这些富贵,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犹如人生一梦一样。

“梦为鱼”典出《庄子·大宗师》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意思是,你梦到自己变成鸟,便会振翅直飞蓝天;梦到自己变成鱼,便会摇尾潜入深渊。

梦中的你,可以变成鸟也可以变成鱼,但鸟和鱼并不是真的你。“为鱼而没于渊”这里喻示着人遭遇不测而沉入深渊。

这两句是说,人世间的富贵,究竟有几人能真正得到和拥有?殊不知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像鱼一样,沉入深渊。

诗人在遭遇人生最低谷的贬谪生涯时,用道家思想为自己求解脱。人生苦短,没必要计较得失,一切如梦幻泡影,不如及时行乐。

纵览全诗,其坎坷不平之路、壮志难酬之悲,豁达乐观之境,融于一诗,浑然一体,是谓感怀诗中的绝妙佳作,也是“无一字无来处”的典范之作。



相关文章
  • 鸡蛋为什么白双层(鸡蛋分几层??)
    鸡蛋的结构,可能很多朋友都觉得那还不简单,不就是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吗?还真不是,首先鸡蛋的外面有一层天然的保护膜,这个膜是从蛋鸡的身体里带来的,膜的下面就是我们看得见的蛋壳,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壳再往里有两层像白纸一样的膜,一层紧贴着蛋壳,是蛋壳的内膜,另外一层紧贴着蛋清,它叫蛋清膜。
    2025-05-05 06:02:16
  • 红木为什么会掉色(红木家具褪色了怎么办?)
    红木家具有优良的木材,但当他们第一次听到红木会褪色时,大多数刚接触过红木的消费者会认为他们买的不是红木质地或材料差的红木家具木材感觉。事实上,其他硬木和软木通常不会褪色,深红酸枝、大叶红木和小叶红木依次褪色程度较深。褪色是木制家具的材料特性,属于正常现象。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褪色现象会减弱甚至消失。
    2025-05-05 03:41:17
  • 为什么造下沉式庭院(卧室放盆栽,会影响睡眠吗?)
    卧室里适合养什么样的植物?有人认为,在卧室内养花会使夜间空气混浊,含氧量降低,由此而造成的弊端会影响人的寿命,因此主张不应在卧房中养花。其实,这不过是一般的推论,既忽略了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变换的量的分析,又忽略了花卉在夜间还会放出一些有益人类健康的物质的现象。原来,一切植物包括花卉在内,它们虽
    2025-05-04 07:12:14
  • 香皂是用什么做的(自制香皂秘籍大公开)
    在日常生活中,香皂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品。然而,市面上的香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含有对皮肤有害的化学成分。为了追求更天然、更健康的清洁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香皂。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种简单的民间香皂制作方法,让你在家就能轻松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天然香皂。材料准备:橄榄油-
    2025-05-04 03:33:01
  • 为什么零线带电(零线带电的原因有哪些?)
    零线带电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一分钟让您搞懂零线带电原因!建议收藏备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2025-05-03 04:33:08